NG体育万亩任务的基础上,各县市区立足实际,宜林则林、宜树则树、宜种则种、能超则超,形成全民绿化、全域绿化的社会氛围。
一是组织实施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除市直集中在城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外,各县市区同步展开,发出全民倡议,组织全民行动,形成全民义务。各市级林长分赴县市区参加义务植树,形成浓厚氛围。在城区机关开展“人均三棵树,单位一片林”活动,全面实施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小区绿化、企业绿化,市绿委会将专门下发通知,确定标准,督促考核。
二是组织实施好全域村庄绿化。充分利用村庄沟渠路旁及闲散地开展绿化造林。落实各级林长责任,压实县、乡、村林长职责,掀起村庄绿化新一轮热潮,增强全民惜树、爱树、护树的意识。
三是严格督导任务落实。抓住3、4月份植树黄金季,争分夺秒抓绿化。实行带图斑落任务、带位置抓考核,加大日常通报考核力度,每周一通报,每周一调度。5月初对各县市区今春任务完成情况,逐地块核查,全市通报。
一是确保双重项目落实落地。这是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支持德州的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围绕齐河县全域河道和退化林,进行造林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马上启动项目作业设计,依法依规抓好项目招投标,按期完成进度任务。注重造林质量,选配优质乡土树种,按要求完善资金配套,确保将树栽到该栽的地方,确保植的树能上图,确保造的林可落地,打造样板示范工程。
二是高标准打造“两河牵手”生态廊道。在130公里的牵手岸线米林地空间,统筹水工建筑用地、林地和未利用地。严格落实“进出平衡”等耕地保护政策,形成4万亩牵手段生态廊道空间。按照更高标准要求,进一步深化生态廊道设计,并统筹赵牛新河、引黄干渠“两河三岸”,闲置空间新植树,低标准林地新改造,全面提升廊道林分结构和造林质量。同步推进沿途各县“6+3+2”绿荫行车道、自行车道、人行慢道以及重要文化节点和驿站的规划建设,打造5县18镇生态长廊、文化长廊、休闲长廊。
三是认真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国家林草局专门支持德州1600万元实施病虫害防治工程。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进一步完善全市病虫害防治装备,提升病虫害防治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大城区古树、老树、大树保护力度,全面普查三级古树名木和后备资源,将30年以上的大树纳入古树名木资源库管理,坚决禁止因城建工程、老旧小区改造、道路绿化而毁坏老树、大树问题,守好万棵树、留与子孙荫。
国家、省政策要求:“科学合理确定绿化目标任务,将造林绿化空间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带位置下达造林绿化任务,坚决制止造林绿化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一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市域所有河流干渠两岸各100米全部划定生态控制线,打开“水网+绿网”生态廊道空间。二是编制造林绿化项目,各县市区对辖区内河流干渠,全部编制造林绿化项目,立项入库,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确保项目有规划、造林可实施。三是抓实优化耕地、林地布局试点工作。近日,省厅将出台“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优化的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政策”,我市有两个县市纳入试点。重点统筹好耕地与林地、园地的空间置换,从根本上解决林地“碎片化”问题,形成林地规模化集成生态效益。全面创新生态廊道建设机制,探索“国企参与、政府流转”模式,实现群众稳定流转收益、国企稳定经营收益、社会稳定生态效益的共赢格局,逐步实现“栽树能见树、小树成大树”,形成全域“四源八廊”生态空间。
助力农业农村发展,自然资源责无旁贷。市自然资源局将全面贯彻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遗余力承担起“三类地”改革、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镇规划、增减挂钩、产业振兴保障等涉农重大事项任务的落实,扛起使命,履职担当,倾力而为,为推动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奏嘛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
德州市委宣传部主管 德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大略网版权所有德州市广播电视台信息公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AVSP):115320081